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141章 寒夜燈暖,根生暗壤 (第1頁)

總壇的雪一連下了三日,守脈亭前的積雪沒過了腳踝,石敢當和水靈兒索性在亭邊搭了個簡易的窩棚,夜里輪流守著承脈苗。窩棚里燃著小火爐,火塘的熱氣順著泥土縫隙往下滲,據(jù)說能暖到地脈的淺層根須。

“你聽,”水靈兒把耳朵貼在棚壁上,聲音帶著興奮,“根須在唱歌呢,細細簌簌的,像在織網(wǎng)?!?/p>

石敢當正用布擦拭那把舊工兵鏟,聞言湊過來聽了聽,憨憨地笑:“哪是唱歌,是在使勁長呢。陳默前輩說,冬雪埋得越深,根扎得越牢,來年春天才能長得瘋?!?/p>

窩棚外,灰棱趴在雪地里,像團毛茸茸的雪球,只有額間的星屑在黑暗中亮著微光。它時不時對著承脈苗的方向低吼兩聲,像是在驅(qū)趕靠近的寒邪。

陳默提著盞燈籠過來時,正看到石敢當把暖手爐埋在苗根旁的雪地里,火紋石的暖意透過積雪,在地面暈開一小片融化的濕痕。

“別埋太近,”他輕聲道,“地脈在冬天喜靜,暖力夠了就行,太燥反而不好?!?/p>

少年趕緊把暖手爐往外挪了挪:“知道了前輩,我就是怕它凍著?!?/p>

水靈兒遞過一碗熱湯,是用守脈亭周圍的地脈花和雪水熬的:“這湯能安神,前輩也暖暖身子?!?/p>

燈籠的光落在承脈苗上,雪下的葉片紋路愈發(fā)清晰,主苗與側(cè)芽的脈絡(luò)在光中相連,像兩只交握的手。陳默忽然想起歸墟里那些守閣人的記憶——原來每個冬天,都有這樣的身影守在地脈節(jié)點旁,用笨拙卻真誠的方式,守護著雪下的生機。

“當年在雪域,”他望著遠處的山巒,聲音輕得像雪落,“老守閣人會在冰鏡旁燃一堆松火,說是‘給地脈點個伴’,不讓它在黑夜里孤單?!?/p>

石敢當眼睛一亮:“那我們也給承脈苗點個松火?”

“不用,”陳默笑著搖頭,“它有你們守著,有灰棱看著,還有這滿亭的燈籠照著,比誰都熱鬧?!?/p>

正說著,水靈兒的印記突然亮了:“是聽雪樓的訊息!他們說冰鏡上結(jié)了層‘暖脈霜’,是地脈在回溫,還說這霜能治凍傷,讓我們多采些存著?!?/p>

石敢當立刻找出個小陶罐:“明天我去雪域??!正好看看聽雪樓的冰鏡長啥樣?!?/p>

深夜的雪停了,月亮從云層里鉆出來,給守脈亭鍍上一層銀輝。窩棚里的火爐噼啪作響,石敢當和水靈兒的低語混著火光飄出來,討論著開春后該給承脈苗施什么肥,該怎么擴展防護陣。

灰棱悄悄鉆進窩棚,蜷在兩人腳邊,星屑的光與爐火交融,暖得讓人忘了窗外的嚴寒。陳默站在亭外,看著這一幕,忽然覺得所謂傳承,或許就是這樣——在寒夜里點燃一盞燈,在雪地里護住一株苗,把前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變成自己手里的暖爐、腳下的窩棚,笨拙卻堅定地傳下去。

承脈苗的根須還在雪下生長,悄無聲息,卻帶著股執(zhí)拗的勁,像在回應(yīng)著棚里的暖意,回應(yīng)著每個守護的瞬間。陳默知道,等明年春天雪化時,這些深埋暗壤的根須,定會爆發(fā)出驚人的力量,撐起更繁茂的枝葉,也撐起新一代守陵人眼里的光。

燈籠的光暈在雪地上鋪開,守脈亭的風鈴偶爾響一聲,像在給這寒夜的守護,輕輕應(yīng)和。

喜歡骨戒:剩余壽命730天請大家收藏:()骨戒:剩余壽命730天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