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942章 (第1頁)

后來,吐蕃形成之后,他松贊干布狂妄,強行與我大唐打了一次,但最后是他們失敗。

因此,打是好打,打過去之后不好處理。

就像當(dāng)年的秦始皇與六國之間,無論對他們的貴族如何好,結(jié)果他們從貴族到民間,一直都存在著反抗的情緒。

雖然這是秦始皇自己政策失誤,但不得不說,國仇家恨實在太嚴重了,到了無法消彌的程度。

只有改朝換代,讓七國都不再存在,一個新的國度出現(xiàn),仇恨沒有了依附的目標(biāo),才能夠漸漸淡化。

這也是為什么,去年朕會撤兵的原因。

吐蕃有自己信仰的宗教,有自己完整的社會結(jié)構(gòu),也是一個大國,擁有著上千萬的平民百姓。

為了大唐的安寧,也為了加速的融合,就不能出現(xiàn)滅國的仇恨。

如此,對于我大唐來說將得不償失!”

百官恍然大悟,原來根子在這里,大家都仔細思考起來。

“陛下,臣認為,不如把他們的重要貴族,包括松贊干布,全都請到長安來生活,效仿當(dāng)年秦始皇對六國貴族一樣。

雖然方法一樣,但大唐跟秦國的情況完全不一樣。

因此,只要讓他們來長安生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

總而言之,就是他們這一代人去了之后,再加上陛下的政策,只怕他們自己本土,所有的百姓都會認為,自己就是大唐人了。

既然沒有國仇家恨,這一招完全可行。

而且,能夠完好地得到吐蕃,算給他們一些富貴又何妨?”

“陛下,曾以為,該施以殺雞儆猴之策。

想來無論如何,他們國內(nèi)也有那種反對的,用于震懾剩下的。

把那種人殺掉,我們只針對他們的貴族。

如此一來,也上升不到國仇家恨的程度,區(qū)區(qū)少數(shù)人的仇恨,完全無所畏懼。

至于剩下的這些安分的,可以讓他們來我大唐境內(nèi)做官。

給他們一些副職,讓他們既能夠為大唐效力,又不至于感到被忽略。

借口很簡單,就說他們還不適應(yīng)大唐的生活,你要好好為大唐效力,以后一樣可以升官,一視同仁。

當(dāng)然,是不是真要一視同仁,一切以陛下為主。

如此一來,也給吐蕃百姓樹立了榜樣,讓他們知道,大唐并沒有對他們區(qū)別對待,甚至是幫助他們的。

估計只要區(qū)區(qū)一二十年,吐蕃就會徹底落入大唐的掌控中。

這里面那些零星的,還想要做點什么的,完全可以時不時就拉出來殺雞儆猴一下?!?/p>

“陛下,臣以為,沒必要讓他們來大唐之中,就讓他們在吐蕃又如何?

一方面,他們可以繼續(xù)做吐蕃人的精神支柱,也宣揚我大唐的仁德。

另一方面,只要我等收繳了兵權(quán),他們就翻不起風(fēng)浪。

想要合并融入,總不能連兵權(quán)都不交!

只要他們沒有了兵權(quán),再推行陛下的新政,他們的百姓就會感恩戴德。

甚至可能都不要二十年,他們這批貴族就再也指揮不動任何人。

他們就只是有點錢的富家翁,什么都做不了。

反倒是引入長安來,會讓他們多心,會讓一部分人有了反叛的心思。

我大唐雖然不怕,可就像陛下所言,終究是有礙融合,可能需要加倍的努力和消耗?!?/p>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