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種上一棵樹,給多少錢。
一年之后依然存活,再給多少錢。
如此一來,就可以讓沿途的百姓盡心盡力。
同時,關中地帶,所有一切人煙密集區(qū),總之就是樹木不足的地方,全部開展植樹造林。
劉德威......”
“臣在!”
“立一部新的法律,叫做自然環(huán)境保護法,就以植樹造林為例,以后想到什么就添加什么。
一切樹林,不允許隨意砍伐。
如要取柴火,只可以取枯枝敗葉。
一切山林所屬,如果必須要砍伐,在砍伐的同時,就要重新種植上。
偷偷砍伐樹木,十根以上者,徒十年起步!
大肆砍伐山林,主謀處決,幫兇徒十年起步,上不封頂。
即便是屬于自家的林產,也必須要邊砍邊種,不得出現(xiàn)荒山,除非此山原本就是石頭山,不長樹木。
燒炭這一類,建筑所需這一類,除了必須重新種植上,需要與當地林木價格,按照十取一收稅?!?/p>
“臣,遵旨!”劉德威嚴肅道。
“其他相關諸法,可以先憑空想象,先把大概的框架做出來,再根據實際情況修改?!?/p>
“明白!”劉德威點頭。
“哦,對了,竹子這一類不能算是樹木,因為其特性決定了,生長速度飛快,可以隨意砍伐,但也必須要重新種植上?!?/p>
“是!”
“第二個長遠計劃,治沙治水!
以長江和黃河為主要核心,年年在枯水期,組織百姓進行掏沙!
這些沙,合適的可以用來運輸給天下百姓,作為水泥的攪拌料。
不合適的,要么用來堆肥,要么用來增加土層。
總之,兩河流域,以及境內大大小小的河道,凡是有需求的,都進行這個治沙治水行動。
這是一個長遠的計劃,不需要達到全功,每年國庫有計劃的撥款就行了。
每年的冬季,枯水的季節(jié),百姓本身事也比較少,就讓他們做這個。
同時,各地開展水渠荷塘運動!
凡有需求,不管南北,只要地理合適就行。
尤其是,夏季雨水充沛容易洪澇的區(qū)域,一定要嚴肅執(zhí)行。
總體而言,這是在南方執(zhí)行。
而在北方,雨量普遍偏少,地理環(huán)境上也大不相同。
那就跟當地土著請教,他們是如何尋找水的。
如果是在地下,那就挖井。
總而言之,就是挖沙囤水,治沙也治水。”
百官聞言滿臉駭然,這是要搞千秋萬代的文治啊!
“臣等宗旨!”
“臣等遵旨!”
“......”
百官明白了,這就是接下來五六年,要使勁搞的事情,屬于內政。
藏富于民,又把民間力量全部調動起來,給千秋萬代做貢獻。
這不像歷朝歷代修運河那種情況,這是在各地的自家門前,好好的治理自己。
既然如此,沒人有二話。
“最后一個長遠計劃,朕稱之為循環(huán)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