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馬上站出來問:“陛下是想把吐蕃的王留在大唐,讓他們內(nèi)亂,我們再給予致命一擊?”
李承乾搖頭道:“朕從來不屑耍這些陰謀詭計,朕說的是,吐蕃真正統(tǒng)一不過十年不到。
在這之前,吐蕃的前身是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部落,比當初的突厥更加混亂。
吐蕃現(xiàn)在的凝聚力,算是靠著松贊干布打下來的。
吐蕃是靠著松贊干布這個人,強行凝聚在一起的,這跟當初始皇帝剛剛統(tǒng)一的時候差不多,全靠個人的威望鎮(zhèn)壓一切。
一旦松贊干布沒了,那必然就是一盤散沙,我大堂得花上無數(shù)的精力,在那片土地上重新折騰一遍。
還因為地域氣候的原因,只怕連派中原人去管理都很難。
對我大唐目前來說,重要的還不是土地,而是人!
朕在這里給你們一個新概念: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朕并不想,先花上幾十年去平亂吐蕃。
希望諸位愛卿拿出一個辦法,能夠和平過渡,溫和的統(tǒng)治吐蕃。”
房玄齡再問:“敢問陛下,為何要溫和的統(tǒng)治吐蕃?
吐蕃在前些年,對大唐邊境的侵犯,也不是沒有。
雖然不像突厥那樣,幾乎是世仇。
但邊境的百姓,也是深受其害的?!?/p>
“房愛卿,你忘了朕提出的華夏遺民論嗎?
這一套理論,是給今后的統(tǒng)治打基礎,也是給未來的文化奠基!
吐蕃,就是第一個試驗品。
這個頭一旦開不好,對未來更大范圍的統(tǒng)治,沒有任何好處!
人生苦短,朕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全世界統(tǒng)一那天。
難道說,房愛卿不想活著看到那天?
與其把一片地方打得破破爛爛,用幾十年去收拾殘局,又用上百年去消弭百姓心中的仇恨。
溫和的手段,難道不可取嗎?”
“這......陛下言之有理,老臣想想!”
“別光你一個人想,所有人都想想,只要有想法都可以提出來。
核心就一點,盡最大可能平穩(wěn)的接手,不要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沖突或者仇恨,讓吐蕃平穩(wěn)的融入大唐。
成為大唐新生的力量,成為大唐的地基之一。
吐蕃跟突厥還有高句麗都不一樣,大唐和他們之間,沒那么深的世仇。
這也是為什么,朕要把突厥的殘部趕走,要讓高句麗徹底滅國,偏偏對吐蕃的態(tài)度不一樣。
高句麗和新羅百濟那三個小國,經(jīng)過滅國之戰(zhàn)后人口并不多,把他們送到南方打散很容易?!?/p>
魏征站出來說:“陛下,何不學高句麗一樣,把人口給他們遷徙打散?”
“魏征,你知道吐蕃有多少人嗎?
你又知道,吐蕃是由多少個部落組成的嗎?”李承乾反問。
魏征現(xiàn)在已經(jīng)徹底坐了冷板凳,基本就當自己是個吏部尚書,不關他的事,他都不發(fā)言了。
在李承乾默默集權(quán)的統(tǒng)治之下,除非是問到他們,否則很多人都當了背景板。
只因為,李承乾雖然不隨便kanren,可大臣們說的東西,總是會被李承乾推翻,還把他們教訓一頓。
沒有絕對的把握,誰又敢輕易發(fā)言呢?
這不好的印象多了,非常影響升官發(fā)財?shù)摹?/p>
萬一觸碰到什么忌諱,被砍頭就不好了。
“臣......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