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燈

第737章 (第1頁)

只要知道大唐這段歷史的,都知道這么個人。

但現在的他,因表現出色被調任朝散大夫(從五品下),成為外交部門鴻臚寺的核心成員。

這也為他以后成就一人滅一國,達成了基本條件。

而在這之前,王玄策的官職為右衛(wèi)率府長史(正七品上),同時以副使身份參與大唐首次正式出使天竺(天竺)的外交任務。

回來之后,他就成了朝散大夫。

這一點,跟歷史上的軌跡都差不多。

這一次,他是聽了李承乾的命令才去的,而且比歷史上更早,所以才能在這個時間段回來。

當時李承乾也沒有多想,干脆就按照歷史上一樣,給他封了個朝散大夫。

那位歷史上的玄奘法師,由于沒有獲得大唐的同意,他是從陸地上繞路過去的,所以才走了好些年。

而王玄策是受到了正式命令,再加上現在有地圖,直接從海陸沿著海岸邊過去,只用了半年就返回了。

李承乾之所以要讓王玄策出使天竺,跟歷史上的原因不一樣。

這次王玄策出使天竺,是打探那邊的基本情況,為以后的攻伐做準備。

同時,也帶回一些各種種子,能種的就先在大唐種下來,為百姓豐富餐桌。

對大唐來說,跟歷史上的情況完全不同了。

李承乾的目光,看向的并不是北方。

那邊雖然有所謂的黑土地,可暫時是想要利用起來很難。

就一個苦寒的問題,就很麻煩。

與之相比,天竺那一片各種瓜果蔬菜,各種糧食,簡直是不要太多。

有了倭國的金銀,再把天竺那一片打下來,有了吃不完的糧食,大唐就可以踏踏實實的發(fā)展人口。

目光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自然戰(zhàn)略就不一樣。

百官聽到王玄策的名字,大多數百官都往后看。

由于王玄策出使天竺,帶回來無數稀奇古怪的種子,時間還不太遙遠,大家都還對他有印象。

王玄策此時很懵逼,他雖然的確是上了奏疏,但真沒想到自己被選上。

他真沒覺得,自己寫的奏疏有多好。

只不過,抓住每一份機遇,是屬于本能。

既然其他同僚都爭了,他要是不爭一下的話,就是不合群。

他寫的奏疏的確不算多好,其他人其實也差不多,畢竟電力是個新東西。

對比起來,有些人寫出來的奏疏,簡直是天馬行空,根本就沒眼看。

李承乾看上他,一是因為他的口才,便于以后和百姓溝通。

二是好歹出過遠門,還有歷史戰(zhàn)績肯定,這個人不死板。

三自然是因為年齡,他現在只有34歲。

對于站在朝堂上的五品官來說,也算是相對比較年輕的。

“王玄策,上前聽封!”李承乾大聲道。

王玄策強忍著激動的心情,趕緊上前聽封。

由不得他不激動,畢竟這是一步登天。

他原本沒得過重用,不曾想有一天,不知道怎么的,李承乾就派他去出使天竺。

一番辛苦沒有白費,直接跳了兩個檔次,從七品跳到五品。

這還沒多久,又從五品直接跳到三品。

王玄策很懷疑,肯定是自家祖墳炸了。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