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朕第二次說類似的話了。
事不過三,下次朕只能用血來警告你們,來警告天下的世家豪強(qiáng)。
朕希望崔家是最后一個,而不是最尋常的一個!”
百官有些麻木了,三天兩頭的被這么敲打,這滋味是真不好受。
就好像一把刀明晃晃的架在脖子上,隨時都會砍下來。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百官有氣無力了......
“唐儉,繼續(xù)報(bào)!”李承乾吩咐道。
“是,陛下!
剛剛說到,這三項(xiàng)稅收加起來,已經(jīng)達(dá)到九千萬貫。
之后,高昌......不是,是安西都護(hù)府境內(nèi)的棉花,今年大豐收,稅收達(dá)到一千五百萬貫。
還有差不多五百萬貫,是來自于鹽鐵的稅收。
接下來是......”
“等等,唐愛卿......”李承乾再次打斷了。
貞觀時期,鹽鐵并沒有管制,甚至有私人經(jīng)營官鹽池的情況。
民間也可以自行制作鹽鐵,比方自己搞個私人作坊,再或者搞個鐵匠鋪什么的。
后邊的黃巢,他們家就是私鹽販子。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后面的歷朝歷代都把鹽鐵嚴(yán)厲管制起來。
在實(shí)際的操作之中,李世民也不是沒想過要把鹽鐵管制起來,可實(shí)在管不住。
左拾遺劉彤,就在李世民的指使下,曾提議效仿管仲官山海政策,對鹽鐵實(shí)行專營以增加財(cái)政收入。
但因世家阻力較大未被采納,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高士廉也在劍南道推行鹽鐵專賣試點(diǎn),想通過提高稅收增加財(cái)政收入,結(jié)果還是不了了之。
大唐的鹽不是什么鹽塊,早就沒那么落后了。
根本的鹽都不行的話,宋朝的時候?yàn)槭裁磿霈F(xiàn)餐飲方面的大發(fā)展?
要知道,除了鐵鍋的普及,鹽是出味道的第一味。
如果鹽都是苦的,哪來的餐飲大發(fā)展?
不說提煉鹽,就算在自然界之中,都有一些上好的天然鹽。
真當(dāng)古人是傻子嗎?
知道鹽是苦的,還不知道嘗試改進(jìn),或者尋找更好的鹽。
目前來說,平民百姓使用的是粗鹽,偶爾會有些雜質(zhì),沒有那么純粹。
這是因?yàn)檫^濾手段沒那么好,要么就是代價太高了,不適合用在百姓身上。
百姓用的鹽稍微有那么一些怪味,但已經(jīng)無傷大雅。
貴族使用的鹽,那可都是白花花上好的自然雪鹽。
至于鐵,不說也罷。
如果能被管制起來的話,崔家還能搞出幾千輕騎兵嗎?
鹽鐵和土地,算是最根本的三樣,不管世家王朝都一樣。
此時,百官的心再次提了起來。
心里都想著,李承乾這皇帝,不會是又盯上鹽鐵了吧?
這可不行,絕對不行!
鹽鐵可不只是生意,就跟詩書一樣,那是全家立命之本。
“唐愛卿,為何鹽鐵加起來的稅收,還如此之低?”
李承乾問題一提出來,百官馬上肯定,李承乾就是要動鹽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