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聞民間有大才,卻不得重視。
今日召集爾等,只為讓向百官證明,爾等皆是大才之人。
左右乃當今大唐文武百官,爾等可以先看看?!?/p>
百官聞言臉黑,這是把他們當猴子嗎?
十五個民間百姓,下意識扭頭。
入目所見的是一排盯著他們,身穿各色鮮艷長袍的人。
這些人的目光,讓他們膽寒,趕緊回過頭來,心跳得都要蹦出來了。
貞觀時期的官員,主要是以衣袍的顏色,還有頭上的冠冕,來區(qū)分品級。
尚且還沒有創(chuàng)造文臣繡禽武將繡獸的傳統(tǒng),那是武則天時代才開始的。
普通人本就買不到那么鮮艷的衣服,也同樣買不起。
一看這光鮮的衣著,就知道肯定是大官。
李承乾沒管他們出糗的舉動,再次說道:“坐在第一位的,算起來也是朕的本家!
原無大名,稱之為李二丫,家中排行第二。
十三歲嫁人,因父和夫參軍,全都犧牲在戰(zhàn)場上。
十七歲守寡,無子。
娘家兄弟不孝,逐出瞎眼母親挨餓受凍。
遂獨立門戶,帶娘家母親生活!
因女子獨守門戶,體力上較之男子有差距,生活難之。
為填飽肚子,努力學習農耕,并跟其他人打聽,嘗試各種方式為自己的土地增產,還把經驗傳授給里人。
里人見識短淺,認為婦人之見不足與謀,并不以為意。
李二丫只能自己埋頭苦干,想方設法,讓僅能耕種的土地增產,否則有餓死或者賣地的風險。
風里來雨里去,至今三十有二,守寡十五年有余。
在這十五年中,李二丫為自家田地,穩(wěn)定增產谷物每十畝一斗有余。
若不是學識太低,或能做到更多。
可惜里人不識貨,從來都是無視,只按照自己祖祖輩輩傳授的方法,耕種自己的土地。
這左手起第二排第一位......”
李承乾聲音不緊不慢,給百官介紹這十五人,各自有什么成就。
在聽到第一個李二丫,一個獨立門戶的寡婦,居然能做到這樣的程度,百官震驚了。
十畝一斗的量是不多,可如果放到全天下,那可真是不得了的數字。
一個無知寡婦,居然因為要生存,干出了這種事情。
偏偏這個天下,連她自己附近的人都不聽她的,無視她的成果。
這是大才呀,這是真正的大才!
本以為,李承乾在朝堂上是在說笑,不想天下間居然真有這樣的人,還是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可能大字都不識一個。
十畝增加一斗,文武百官的家里,哪個不是幾千上萬畝地起步,隱藏起來的都不少。
要是按照她的方法去種植,這是要增加多少斗?
就算長安周邊是種小麥和栗,但也不是沒有別的地方種谷物稷。
就算有錢,糧食也是重中之重,沒有人不心動。
有了這個想法,百官們終于重視起來,認真聽著李承乾的介紹。
十五人聽著李承乾對各自的介紹,心中感動到哭。
他們萬萬想不到,堂堂皇帝,不只是知道他們這么個平民百姓,還知道他們做過什么。
這是知遇之恩啊,還是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