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眼關(guān)燈

第146章 (第1頁)

而一旦這個強權(quán)衰弱,他們就會露出狼子野心,反復(fù)無常。

“此乃大唐監(jiān)國太子殿下!”李道宗提點道。

一個小倭人趕緊翻身下拜:“外臣,藤原種毛不等比,攜遣唐使十二人,拜見大唐監(jiān)國太子殿下!”

其他倭人也不知道聽不聽得懂,反正跟著拜就對了,也沒有說話。

聽到這個名字,李承乾嘴角抽了抽。

后世他們的名字就挺鬼的,沒想到現(xiàn)在這個時代,他們的名字更鬼,簡直搞不清楚邏輯。

不過,管他的,這不關(guān)李承乾的事。

“那什么......種什么毛來著?”

李承乾突然忘了,是真的忘了。

這種毫無邏輯的名字,他是真的沒記住。

“大唐監(jiān)國太子殿下,您叫我滴,種毛就行。”小倭人諂媚道。

大唐群臣一片嚴肅臉,不過從他們的微表情可以知道,一個個也是忍得很辛苦。

“咳咳......那就種毛吧!”

李承乾也差點繃不住臉,實在是太搞了。

看來這群小倭人,對大唐的文化還沒有學精。

最起碼,他們應(yīng)該不知道種毛的笑點在哪里,還沒到一次次派遣唐史,想要改名的那個時間段。

估摸著,現(xiàn)在他們對倭國這兩個字還挺滿意的,壓根不知道‘倭’的意思。

僅僅是作為領(lǐng)頭人,學會了和大唐人日常對話而已。

華夏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同一個字,不同的語句不同的場合,表達的意思都可能完全不一樣。

外國人想要學精,在這個時代太難了。

能做到日常對話基本不出錯,已經(jīng)是很不錯的水平。

“種毛啊,你們在大唐還習慣吧?”李承乾進入主題。

“謝大唐監(jiān)國太子殿下關(guān)懷,我等非常習慣,非常驕傲,能受到大唐天朝上國的禮待!”

果然,一句話之間就已經(jīng)飄了。

“嗯,很好!

那不知,我大唐的奇技淫巧,你們學會了多少?”李承乾問。

“奇......技......淫巧?”

小倭人滿臉茫然,明顯聽不懂這個成語。

“嗯,就是比如做紙,做碗筷等,反正就那些能做出東西的,你們學會了多少?”李承乾問。

“哦......大唐監(jiān)國殿下,我滴,的確學會了做紙,做碗筷,做胡凳,做衣服,做......

大唐監(jiān)國殿下,請容種毛想想,還學會了些什么,還有很多很多......”

小倭人回答的很認真,就像等待夸獎的小朋友。

“不必,已經(jīng)夠了。

那么,關(guān)于論語,你們學會了多少?”

大唐還有很多很多的典籍,但毫無疑問,論語是最出名的之一,問這個是最容易看出問題的。

“論語滴,我滴,知道。

但,我滴愚昧,實在無法讀懂。

請大唐監(jiān)國殿下恕罪!”

小倭人,臉上顯露出害怕的神色。

李承乾突然呵斥道:“李道宗,這就是你的歸服王化?”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