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氣了,麻木了。
李承乾這逆子,居然拿他跟司馬衷那個傻子比。
有什么好比的嗎?
“朕,如果不愿給你背這口鍋呢?”李世民反問。
“父皇,你會愿意的,都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虱子多了不癢,反正你就那個樣,大家都知道的!”李承乾認真道。
“朕的其他兒女,就不是兒女嗎?
更何況,宗氏那邊,被剝奪了待遇,還被剔除了身份,誰會甘心?”
所謂的宗室,就是真正的李家人。
當(dāng)年起兵雖然是以李淵為首,但不能說李家就沒有幫忙。
除了李承乾這個開掛的,誰都不可能一個人獲得成功。
只不過,大多數(shù)李家人名聲不響而已。
正因為如此,得了天下之后,就得分配利益。
最知名的,無疑是江夏郡王李道宗,還有原本唆使他造反的李元昌。
說李道宗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但文成公主呢?
李承乾突然想起來,好幾年前,吐蕃松贊干布就開始求親。
去年的時候,因多次求親未果,聯(lián)合羊同部進攻大唐松州,試圖以武力施壓。
李世民迅速反擊,松贊干布戰(zhàn)敗后遣使謝罪,但依舊沒有收斂。
而李世民為了面子或者各種考量,也沒有怎么樣。
可能即便是想怎么樣,也無可奈何吧。
就在明年,迫于各方面的壓力,還有李世民愛面子的性格。
他想了個辦法,就是找個宗室的女兒封為公主,用來替嫁。
選來選去,就把李道宗的女兒封為公主,嫁到了吐蕃。
按照后世的說法,就是這一波給他們帶去了文明。
雖說在后世,大家都是一家人。
可現(xiàn)在,該打還是得打。
松贊干布有恃無恐,連續(xù)逼迫般求親,并非是因為現(xiàn)在的吐蕃比大唐要強,而是因為高原反應(yīng),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摸明白。
就連松贊干布那邊的自己人,都不明白。
他們只是因為本來就生活在那邊,因此習(xí)以為常,還覺得是長生天的保佑。
去掉高原反應(yīng)這個問題,吐蕃根本不可能是大唐的對手。
這就相當(dāng)于,吐蕃隨時能夠叩邊,但大唐卻沒辦法反擊,因此只能求和。
從歷史的角度看,松贊干布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誰家為了求娶一個公主,連續(xù)幾年挑釁中原大國?
松贊干布,本身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
既然不怕大唐打過去,為什么要干主動挑釁的事?
目的很明顯,就是看準(zhǔn)了李世民的性格,想要得到大唐的技術(shù)。
李世民的性格弱點太明顯,還真就如他所愿了。
這個事情,李承乾想起來了,也就記下了。
等他上位之后,再處理。
“宗室也好,皇室也罷。
我不是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