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那天,老夫人倒是問那些人:“你們帶他哪里去?”
“老侯爺給三公子找了個師父,師父是隱居的世外高人,只招收三公子一個?!?/p>
馬車走了,老夫人也沒覺得心疼,她打心底里不喜歡這個小兒子。
大概是十根手指伸出來不一般長吧。
老侯爺太過寵愛老三,忽視老大、老二,老侯爺總是打罵老大不爭氣,罵老二是個慫貨。
但是顧伯聿是她的第一個孩子,她還是比較重視長子。
離開家的十年,顧少羽會一年寫一封平安信回來,送信的人會在老夫人問起來時,告訴她顧少羽的情況。
三爺長高了!
三爺考中童生了。
三爺考中秀才了。
三爺......
一直到十年后,顧少羽回來參加科考,一舉成名,從狀元到閣老,平步青云。
老夫人是一點心都沒操過。
興許出生就不在自己身邊養(yǎng)著,老夫人只是對顧少羽日漸高升的權勢感到自豪,和顧少羽竟然是一點感情都沒有。
想著這個,老夫人也是有些羞慚。
支大舅母有些無語,大妹這是在老侯爺跟前優(yōu)越感太強了。
當年老侯爺只是她們甌陽鄉(xiāng)下的一個農(nóng)民,家里人都餓死后,他去從軍,后來做了校尉,回鄉(xiāng)的時候,鄉(xiāng)里的支舉人看上他憨厚,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也就是如今的老侯爺夫人。
老侯爺一路拼殺,被封為驍勇將軍時,兩個兒子都已經(jīng)十多歲了。
老侯爺在京城買了個小院子,把他們娘兒三個從甌陽老家接進京城。
早在甌陽的時候,甌陽的縣令屠縣令,主動找媒人把自己的嫡女屠氏許給顧伯聿。
他們到京都第三年,給屠氏和顧伯聿兩人完婚。
在老家,四品的大將軍能橫著走,在京都,根本排不著,老夫人打心眼里為嫁了個大老粗不滿。
老夫人從沒有想過男人有朝一日會封侯。
生顧少羽第二年,驍勇將軍封平陽侯,之后老侯爺因救謝府的老太爺而死,謝府從此對侯府多方提攜,并許以嫡女結親,平陽侯府才徹底摸著京圈的邊兒。
不然,什么花會聚會,哪有邀請侯府的?
聽了老夫人的話,幾個舅母和表嫂都覺得她們這次來也許是白來了。
母子一點感情沒有,顧少羽憑啥照顧他們這些外人?
老夫人看她們臉上帶了不屑,哼了一聲。
“你們也別沮喪,老三不管怎么說,都是我的兒子,我與他有生恩,老侯爺與他有養(yǎng)恩,忤逆的事他干不出來?!?/p>
“我昨兒個給他說了,叫他給幾個侄兒、侄孫子找些活干,他應下了?!?/p>
這句話出來,幾個舅母立馬眼睛锃亮,爭先恐后地恭維老夫人。
“大妹,可真辛苦你了?!?/p>
“你侄兒一定好好孝順你?!?/p>
“以后讓你侄媳婦照顧你,讓她們都給姑姑盡盡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