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令儀的公主身份在此時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
當(dāng)城里百姓得知她帶著京城眾多好心人捐贈的錢物而來,為的便是幫助邊關(guān)百姓度過眼前難關(guān),一時大家都哭了。
為昔日的艱難和委屈,也為如今的守得云開見月明。
哭過之后,大家眼里的猶豫和懷疑都被淚水帶走,錦心面前很快排起長長的隊伍。
這重建邊關(guān)的第一步,總算是顫顫巍巍的邁了出去。
接下來,宋令儀的目光便落在城里高得出奇的物價上。
長平城內(nèi)有近萬數(shù)的百姓,城外的村子也有一些人住著,因此城里有部分的鋪子還開著。
不過因為物價極高,生意極差,一天到晚也沒有幾個人光顧。
這城里城外,要說生意最好的就是伢行,每天都有過不下去賣兒賣女的。
可如今是人賤物貴,賣一個孩子撐死了二兩銀子,可是面粉二十多文一升,糙米陳糧一升也得十幾個銅板,粗鹽更是逼近二百文一升,一個孩子只能換十斤鹽。
宋令儀在聽到物價之后第一反應(yīng)便是問:“官府不知道嗎?官府不管嗎?”
“袁大人之前也管過,那些商販就是一句話,糧食稀缺,成本貴,自然得賣高價才能回本,袁大人若嫌貴,那他們就關(guān)門。袁大人雖是個知府,卻因之前打仗的原因受沙丘城管制,那邊不松口,他就拿不到錢拿不到糧,商鋪再一關(guān)門,老百姓們就只能等死,因此他不能管。”
宋令儀聽了迎風(fēng)的話,面色鐵青:“袁大人既然遇了難題,為何不往上報?朝廷總不會置之不理?!?/p>
迎風(fēng)反問:“公主可知袁大人要想給京里遞上一封奏折,沿途要經(jīng)過多少人的手?”
宋令儀有些不敢置信:“你的意思是有人敢在奏折上動手腳?”
“奴婢只知袁大人的奏折光是離開邊境地界就得經(jīng)過沙丘城,溪山城,省府三道手,進(jìn)了京城,先由通政司入內(nèi)閣,再到皇上面前,這重重關(guān)卡,袁大人的奏折能不能送到御前,送到御前又是個什么模樣,誰也不知道?!?/p>
迎風(fēng)臉上是藏不住的譏諷:“物價高漲,百姓們賣兒賣女賣田地,總有人因此獲利,也希望能維持現(xiàn)狀?!?/p>
宋令儀追問:“可如今我來了,他們難道不怕我告狀?”
迎風(fēng)道:“公主之前在溪山城的表現(xiàn)可能降低了他們的戒心,而且他們也有把握,公主的信到不了京城,就算能進(jìn)京城,也到不了皇上手中。”
“最后,即便皇上真的得知此事,派人來查,想必他們也有信心能夠全身而退吧?!?/p>
宋令儀的思緒被這話帶跑偏:“咱們的信真的到不了京城?”
迎風(fēng)解釋:“公主放心,王府有送信通道,任何人也攔不住。”
宋令儀點頭:“哦,也就是說我的信若直接寄出去,真的會被檢查一遍才能送出去,改明兒我就寫封信把這沿途的官員都罵一遍。”
迎風(fēng):“......”
宋令儀在京城時決定自帶糧商布商鹽商入場,只是為了防止孤立無援被人拿捏,此時卻派上了大用場。
在宋令儀抵達(dá)長平城的第四天,也就是招工的當(dāng)天中午,宋府管家宋福作為北邊糧店的大管事,帶著糧食過來,與他同行的還有選出的布商和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