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護(hù)眼關(guān)燈

第142章 (第1頁)

五萬兩買過冬衣物,銀錢不算充裕。

好在宋令儀知道哪里有便宜又好用的冬衣。

她十二三歲時忽然想做生意,在家里一眾產(chǎn)業(yè)中抓鬮,最后抓到了當(dāng)鋪。

當(dāng)鋪里除了活物,凡事用錢買來的東西基本都收,但最多的還是古玩字畫,金銀首飾,田地房屋,以及各種各樣的衣物。

衣物最難處理,但為了廣迎四方客,當(dāng)鋪并不會拒絕將衣物作為當(dāng)物,不過價格壓得極低,而且只收錦緞裘皮以及厚棉襖。

因為每件衣物的當(dāng)期不同,短則一兩月,長則一兩年,當(dāng)鋪一般會以兩年為期限,清理一次庫房。

宋令儀目前想做的事情便是收了京城各家當(dāng)鋪的衣帽庫房。

奚望聽了宋令儀的想法,疑惑問:“可是當(dāng)鋪的衣服對普通百姓而言并不實用,綢緞袍子容易刮花,清洗也得特別注意,這些衣服送過去倒可能變成累贅。”

宋令儀解釋:“嫂嫂,當(dāng)鋪的衣物并不會直接送去邊關(guān),我要雇人清理,然后按照材質(zhì)、新舊、適穿人群分類,然后在京城及京郊各處設(shè)集,讓京中百姓用舊棉衣?lián)Q錦緞裘皮?!?/p>

“他們買不起裘皮,用舊棉襖換半新裘皮或著錦緞衣裳,我想大多是愿意嘗試的?!?/p>

“而且我會在布莊收一批陳布,沒有錦緞裘皮需要的百姓可以用舊棉襖換新布......”

柳氏聽到此處忍不住出聲打斷:“小乖,過冬衣物這塊你可只預(yù)留了五萬兩銀子,包下京城當(dāng)鋪的衣帽庫就夠嗆,哪里還有余錢買布?”

如果這事兒沒有過了明路還好,反正銀錢有多,再拿些錢出來便是。

可偏偏就是這么巧,女兒今天上午在皇上面前說了一百六十萬兩善款的具體花銷。

活兒才剛開始,計劃就出現(xiàn)偏差。

萬一叫皇上知道,難免不信任女兒的能力。

宋令儀笑著說:“娘,我打算將當(dāng)鋪庫房里品質(zhì)最好的錦緞裘皮拿出來賣錢,京城一些小富之家定然愿意掏錢,所以我能花的并非只有五萬兩。”

“而且我也可以找布莊合作,讓他們送一些布,到時候在賣貨攤位立上布莊的名字,保證讓他們布莊的名字傳遍京城?!?/p>

“這個好!”宋明聞言忙道,“小乖,你給咱家留個名額,一會兒我便叫人去整理布莊庫房,如果不夠就從慶陽調(diào)貨,肯定不耽誤你的事兒。”

宋明此舉并非單純想給女兒幫忙,而是切實看到了商機。

宋令儀跟霍景云議親開始,宋家為確保女兒不會孤立無援,便將宋家部分生意遷往京城,布莊便是前年年底來京城。

布莊經(jīng)營了一年多,生意不溫不火,跟京城經(jīng)營多年的大布莊完全無法比,深究起來,一是很多人不知道宋記布莊,二是老百姓不知宋記布莊的布料質(zhì)量,不愿輕易嘗試。

若如女兒所言,不僅能宣揚宋記布莊的名聲,還能讓眾人試用宋家布料,這絕對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宋明拍著胸脯保證:“小乖,陳布的事情便交給我,保證貨量充足?!?/p>

『點此報錯』『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