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太守孔融根本就看不上青州刺史焦和,認為焦和就是個廢物,青州的黃巾軍乃是天下各州黃巾軍最猖獗的地方。焦和雖然是朝廷敕封的青州刺史,可是并不擅長領(lǐng)兵作戰(zhàn),青州原本是富庶的地方,所轄的人口眾多,而且耕地也是非常多。可謂兵多將廣,糧食充足,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焦和是根本不敢與黃金軍交戰(zhàn),碰見黃巾軍就逃,為了避戰(zhàn),青州刺史焦和就駐扎在東萊郡,東萊郡在青州的最東邊,前面有北海國擋著,北海太守孔融治理下的北海城,黃巾軍根本都不敢過來攻打。
而且在青州刺史焦和的治理之下,青州的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當然這里面所指的青州不包括孔融任太守的北海,北海城在太守孔融的治理之下,百姓安居樂業(yè),城內(nèi)是兵強馬壯,糧草充沛,這次組建關(guān)東聯(lián)軍討伐董卓,孔融也是單獨作為一路諸侯參戰(zhàn)的,并且其麾下的武安國在關(guān)鍵時刻也是挺身而出,為孔融掙足了面子。
碰到孔融這樣持才傲物的屬下,青州刺史焦和也是非常不喜歡孔融的,畢竟名義上孔融只是北海太守,是受他這個青州刺史的節(jié)制,結(jié)果焦和幾次征調(diào)孔融攻打黃巾軍,孔融鳥都不鳥他,焦和當然也是非常惱恨孔融。
所以雖然兩人都是回青州,兩支隊伍居然非常有默契的分路而行回青州,既然相互討厭,自然是不見最好。
所謂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楊墨已經(jīng)同意讓太史慈去說服孔融,楊墨就徹底放手不管,畢竟北海城楊墨也是留下了管亥的第四舵防衛(wèi),孔融想重回北海城沒有楊墨的點頭那就是癡人說夢。
既然孔融由太史慈負責了,楊墨就帶著趙云率領(lǐng)第三舵軍士加上天下教的警衛(wèi)隊共計七萬大軍駐守在入青州的必經(jīng)之路上,等待著青州刺史焦和。
焦和這個人在歷史上并不出眾,而且關(guān)東聯(lián)軍解算之后,焦和回到青州之后,就被青州的黃巾兵給殺了,對于這樣的庸才,楊墨根本就懶得搭理,之所以領(lǐng)兵出城作戰(zhàn),只不過是楊墨現(xiàn)在把青州當成天下教的家了,自然是不希望戰(zhàn)斗在青州境內(nèi)打響,楊墨要在焦和入青州時就消滅他。
在青州境外駐扎的營寨當中,楊墨正在翻看管亥貢獻上來的《太平天書》地卷,地卷之中記錄了眾多的法術(shù),有可以變成鳥獸魚蟲花草樹木的易形變化之術(shù),有使別人看不見自己,而自己卻可以看見別人的隱身術(shù),有駕云飛行的騰云術(shù),有分水而行的分水術(shù),還有呼風喚雨之術(shù)等等,而楊墨最感興趣的卻是撒豆成兵術(shù)。
據(jù)地卷描述,這撒豆成兵術(shù)修煉至最高境界,可不僅僅就是說撒把豆子變成士兵作戰(zhàn),而是召喚天兵天將下凡相助,練成撒豆成兵,就是呂布見著自己也得跪著,楊墨在心中也是暗自慶幸,當初的張饒并沒有參透《天平天書》地卷,所學的恐怕只是皮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