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林方圓數(shù)十里,在悟道林之中,矗立著一條條巨大恢弘的石柱,在那些石柱上面,銘刻著一些散發(fā)著玄奧氣息的圖案。
這些石柱上的圖案,都是上清宗天罡境以上的強(qiáng)者所留下的道的傳承。
武者晉升天罡境,不再只是真元的積累,還需要對天地之間道的領(lǐng)悟達(dá)到一定的層次。
天地之間的道有大道三千,小道八萬。
三千大道之中,排名最為前面的五大大道分別是因果、生命、時間、空間、陰陽,再緊跟其后的則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大道。
不過這些大道對于普通的武者來說太過遙遠(yuǎn),對于普通的武者來說,不要說領(lǐng)悟最為靠前的五條大道,即使是領(lǐng)悟三千大道之一,已經(jīng)是極為了不起的人物。
更多的武者,領(lǐng)悟的只是八萬小道之中的一條。
而且即使是領(lǐng)悟的那些八萬小道之中,大多數(shù)的也僅僅是只能領(lǐng)悟一絲道之真意,對于道的真正深入領(lǐng)悟,根本沒有多少武者能夠做到。
在整個天武大陸之中,至今都沒有聽說有哪一名武者能夠真正地掌握一條大道。
那些掌握三千大道的大能者只存在于傳說之中,傳聞這些掌握三千大道的大能者擁有著毀天滅地的威力,舉手投足之間天地變色。
上清宗的弟子在沖擊天罡境的時候,一般都會在悟道林中閉關(guān)修煉,感受著前人所留下的那些道之真意。
而當(dāng)這些弟子在成功突破到天罡境的時候,又會與天地交感,產(chǎn)生新的大道痕跡。
不過并非是所有突破天罡境的上清宗弟子都能夠在悟道林的石柱上留下大道痕跡,必須是這名突破天罡境的弟子所領(lǐng)悟的大道是悟道林之中所沒有的,而且對這條大道的領(lǐng)悟達(dá)到一定的層次,才會在石柱上留下那些圖案。
所以,能夠在悟道林之中留下大道痕跡的弟子,無一不是天縱之資的武者,這些武者最終每一個都成為了威名赫赫的擎天巨擘。
以上清宗數(shù)萬年的悠久傳承,能夠在悟道林之中留下大道痕跡的弟子不超過一千人。
兩萬余名武者走進(jìn)悟道林中,分別尋找適合自己的石柱。
杜涵雁走到一道銘刻有一具古箏圖案的巨大石柱前,清澈如湖的眼神中流露出極為歡喜的神色,想不到這里居然也有和她的大道相契合的石柱。
杜涵雁天生水柔清音體,與音律一道天生契合,而她的武器又是古箏,這一個石柱與她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石林之中有將近上千道石柱,幾乎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從中尋找到與自己所修煉的功法相契合的石柱。
端木青尋找到的是一個散發(fā)著劍道玄妙的石柱,而這個石柱面前所聚集的人數(shù)也是最多的。
劍乃百兵之王,殺力最是巨大,也是武者所選擇修煉最多的一門兵器。
但是劍道在諸多的兵器之中也是最難精通的,要想在劍道上有所成就,并非一件容易之事。
盧向笛尋找到的是一個繪滿詩文篇章的石柱。
其實在所有人所修煉的功法之中,尤以杜涵雁和盧向笛的功法最為冷僻,他們兩個也是最難找到與自己相契合道法的人。
?。?.book386793867959596690699.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