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確實如凌妃所言,繡娘存怨灑引蟲水報復(fù)她一說,不過是楚子凱幫虞昭擋去是非流言的障眼法,而真相如何,只知那確實是那福枕里頭的留夢籽出了差錯,百般調(diào)查,尚未有個結(jié)果。不想這謊就先被凌妃率先發(fā)覺了,虞昭先不作答,奇怪問道:“你何以這般肯定?”
凌妃嘆了一口氣,將其中緣由緩緩道來:
“那繡娘,我對她也有些印象,原是因一年前,她與外界私通買賣,偷換了宮里的金線拿出去賣,被我察覺了。按律法,本該當(dāng)場治她個死罪,可本宮當(dāng)日一時心軟,替她瞞了罪,尋個其他的由頭罰了她二十杖也就罷了。”
“當(dāng)日本宮看她的神情,分明并無對我有一點怨恨之態(tài),心甘情愿領(lǐng)罪受了罰后,還暗中來謝過我,說是我的仁慈給了她了一條活路。所以我緩過神來,聽人說起竟是她心存怨懟害我,便覺不可信,心里這才有了疑慮。”
聽她將心中所想肆無忌憚全數(shù)托出,其中故事虞昭倒沒放在心上,只心里有些暗驚與不可思議,她從不曾想過,自己竟能得凌妃如此信任,以至于她發(fā)覺了不對之處,不去追究楚子凱為何要千隱萬瞞給個假象糊弄她,而是直接來找自己求證她的猜想是否為真。
可見方才凌妃話中所言,從未對虞昭起過疑心的那話,并非客套之言。如此真誠,倒真讓虞昭受寵若驚,不由放下了些防備,問道:“你來找我,是想問什么?”
凌妃抬手抹了抹眼淚,又道:
“其實姐姐也看得出,若真不是那繡娘做的,人們第一個呼懷疑的就會是妹妹。陛下無端治了她的罪,此舉只能是因他想堵住悠悠眾口,免得饒了妹妹清凈才做得出的?!?/p>
猜得當(dāng)真一絲不錯,若不是虞昭確信楚子凱一手遮天把事情安排得滴水不漏,都要以為是御前的人口風(fēng)不嚴(yán)說漏了嘴讓凌妃知道了去。
只是眼下她猜得毫無差錯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她分明已經(jīng)看出破綻,卻還能放平心性不對虞昭有任何懷疑和怨恨,只和顏善語過來求個證實。
此生除了自己的家人和楚子凱,虞昭再也沒見過有旁人對自己這般信任過,不禁覺得天底下論和善待人一禮,央央世間恐怕再無人能勝過眼前這凌妃了。
虞昭暗暗感慨后,稍微反省了一下,心覺自己有時確實有點小心眼了,總擺出一副不近人情樣待人,防壞人的同時,應(yīng)當(dāng)也無端疏遠(yuǎn)了許多謙遜講理之人。
思緒間,凌妃又道:“陛下